<th id="j1d5l"></th>

      <big id="j1d5l"></big>

        <dl id="j1d5l"></dl>

          <nobr id="j1d5l"></nobr>
          <ruby id="j1d5l"></ruby>
              <span id="j1d5l"></span>

              <em id="j1d5l"></em>

                他用一個Logo,拯救了一座城市

                旅游 本文作者:外灘TheBund 2020-07-01 16:19:11
                一個Logo讓紐約旅游起死回生。

                如果你不是相關從業者,當你平日里聽到“平面設計”這個詞,可能會微微皺眉,覺得這是個專業且遙遠的領域。

                但事實上,到了今天,你的生活早已和平面設計密不可分,品牌的商標、影視海報、唱片封面、餐廳招牌……它進入了你日常的每個角落。

                這一切,都和外灘君今天要介紹的主角有關,他的名字叫做米爾頓·格拉瑟(Milton Glaser),正是他的作品,讓人們開始感知到設計的力量。

                每個人都見過他最知名的設計作品——I ? NY,但你不一定了解這簡單的四個字符背后,蘊含著無比厚重的力量。

                就在上周,這位來自紐約的設計巨匠與世長辭,留下了半個多世紀的傳奇。

                一個Logo,讓紐約旅游起死回生

                6月26日,格拉瑟在紐約曼哈頓的家中因中風和腎衰竭去世,這一天正好是他91歲生日。

                生在紐約,死在紐約,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家鄉。而對于紐約來說,米爾頓·格拉瑟這個名字,早已是這座城市的靈魂。

                1970年代中期,在冷戰陰影籠罩下,紐約陷入蕭條。經濟持續走低,治安一灘爛泥,導致人口大量外遷,曾經的世界之都瀕臨破產,眼看著就要氣數已盡。

                為了重振旅游產業,州政府在1977年找到了米爾頓·格拉瑟,給他的任務就是為這座城市設計一個Logo。

                臨危受命的格拉瑟靈光一閃,在一次去開會的路上,坐在出租車后排的他用紅色蠟筆在信封背面涂下了這個草圖。

                用紅色桃心代表“LOVE”,起源就在格拉瑟的這一筆。

                在眾多比稿中,紐約州政府對于這個草圖一見傾心。經過多次修改,格拉瑟最終確定了用胖胖的黑色印刷字體加上大紅桃心,組成了我們后來熟悉的“I ? NY”圖案。

                關于這一排版方式,格拉瑟的靈感來自波普藝術家羅伯特·印第安納的經典作品《LOVE》。

                 在交上最終定稿后,格拉瑟并沒有意識到這個標志會成為傳世之作,只是簡單的設想可能它會被政府作為旅游宣傳用上幾個月,很快就會被人們遺忘。 

                事情的發展很快超出他的想象,隨著這個標志被印在T恤、馬克杯、車牌、氣球等各種紀念品上,“I ? NY”成了流行文化的一部分,就像自由女神像、帝國大廈一樣,成為紐約的標簽。

                在之后的幾十年中,世界上其他城市也紛紛按照這個模板,做出了自己的城市宣傳Logo。

                “I ? NY”簡單明了,這顆紅紅的愛心讓整座紐約都感受到了設計者對于城市的愛,以及他想傳遞的力量。

                格拉瑟當初只收了200美元設計費,就把這個標志“送”給了紐約,授權隨意使用。而在1994年開始商品化授權后,“I ? NY”每年能為紐約州賺取3000萬美元的收入。

                2001年,911的悲劇發生后,紐約再一次陷入陰霾。又是格拉瑟站了出來,在原版基礎上修改為“I ? NY MORE THAN EVER”——“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愛紐約”。

                在紅色愛心上,格拉瑟添上了一筆焦黑,象征恐怖襲擊對這座城市造成的傷痕。

                打破藝術和平面設計的隔閡

                格拉瑟1926年出生于紐約布朗克斯,父母都是匈牙利移民,以開洗衣店為生。

                當他還是個小男孩時,一位堂兄為了逗他開心,在紙袋側面畫了一只小鳥,這讓年幼的格拉瑟仿佛被閃電擊中。

                “突然之間,我意識到了自己可以用筆來創造生活,那時我就決定了,這是我要度過一生的方式?!?

                在紐約庫伯聯合學院就讀時,格拉瑟身邊聚集了一批熱愛設計的伙伴。1954年格拉瑟從歐洲留學回國,和老友們一同成立了圖釘設計事務所,開創了對當代設計史有著深遠影響的圖釘派。

                相比傳統的商業平面設計,格拉瑟和圖釘派更注重藝術化的表達,強調個人觀念和感性的表現。

                成立了自己的設計公司后,格拉瑟貫徹了自己藝術化的設計語言,創造出了無數直擊人心的作品。 

                格拉瑟一生設計了近500張海報,相比商業Logo,海報的畫幅更利于他天馬行空地表達自己的藝術情懷。

                這張為民謠詩人鮑勃·迪倫精選集創造的海報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。

                歌手的剪影部分,靈感來自于杜尚的自畫像(下圖)。粗大而鮮艷的波浪形頭發,則借鑒了伊斯蘭藝術。

                1972年,格拉瑟為阿斯本設計峰會設計了一張唐人街菜市場海報,別出心裁地用表格形式介紹了位于紐約唐人街的一家中國超市。

                1980年代,格拉瑟為BBC出品的莎士比亞電視劇制作了美版海報。

                他用各種風格、不同顏色的莎翁畫像拼湊在一起,組成了波譜味道相當濃郁的現代藝術作品。英國標簽莎士比亞,頓時有了美國味。

                再來看看他的其他海報作品——

                獲獎戲劇《美國天使》

                意大利面靠枕家具海報

                視覺藝術學院海報,“藝術就是……隨便吧”

                林肯中心,莫扎特藝術節

                “貓王”埃爾維斯·普萊斯利紀念海報

                《紐約》雜志封面

                紐約餐廳“俄羅斯茶室”明信片插圖

                環保公益海報

                VESPA摩托車誕生50周年紀念海報

                美劇《廣告狂人》最終季

                “永遠前進,不要陷入過去”

                作為一名專業設計師,格拉瑟深知設計對于商業產品的重要性。他把自己的靈感注入每一個經手的商業Logo設計中,這些巧妙的圖形,最后也成了美國流行文化的重要部分。

                DC漫畫2005年之前的Logo

                布魯克林啤酒廠

                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

                曼哈頓彩虹餐廳

                教育拓展項目SEED

                通過這些設計,格拉瑟不斷地在接收新的信息,盡管年齡漸長,但他從不會和世界脫節。 

                他講述自己兒時因為風濕病臥床不起的經歷:

                “當時唯一讓我覺得還活著的事情是,媽媽每天會給我帶來一點粘土,我把它們捏成星球,做成一個個小宇宙,然后捏掉,再不斷重做?!?

                之后的職業生涯里,也不斷出現著類似的場景,他設計的重點始終是重新創造,永不重復,“繼續前進,不要陷入自己的過去?!?

                除了平面設計,他在巔峰時期也參與過室內設計,例如紐約世貿中心的餐廳、彩虹餐廳、連鎖超市“Union”的改造等等。

                到了生涯晚期,格拉瑟甚至開始涉足產品設計。2017年,他受眼鏡品牌Classic Specs委托,設計了極富其個人風格的太陽眼鏡。

                格拉斯將自己的設計稱為“禮物的傳遞”,用視覺表現,把某一種事物傳達給更多人共享。

                “我了解事物的外觀,所以,我試圖盡可能擁抱世界?!?

                *本文來源:微信公眾“外灘TheBund(ID:the-Bund)”,作者:外灘君 ,原標題他用一個Logo,拯救了一座城市》。

                版權聲明
                執惠本著「干貨、深度、角度、客觀」的原則發布行業深度文章。如果您想第一時間獲取旅游大消費行業重量級文章或與執惠互動,請在微信公眾號中搜索「執惠」并添加關注。歡迎投稿,共同推動中國旅游大消費產業鏈升級。投稿或尋求報道請發郵件至執惠編輯部郵箱zjz@tripvivid.com,審閱通過后文章將以最快速度發布并會附上您的姓名及單位。執惠發布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,不代表執惠觀點。關于投融資信息,執惠旅游會盡量核實,不為投融資行為做任何背書。執惠尊重行業規范,轉載都注明作者和來源,特別提醒,如果文章轉載涉及版權問題,請您及時和我們聯系刪除。執惠的原創文章亦歡迎轉載,但請務必注明作者和「來源:執惠」,任何不尊重原創的行為都將受到嚴厲追責。
                本文來源執惠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
                發表評論
                后發表評論
                最新文章
                查看更多
                # 熱搜詞 #

                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

                登錄表示你已閱讀并同意《執惠用戶協議》 注冊

                找回密碼

                注冊賬號

              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久久孕妇黑人_国产精品日本亚洲77_爆乳护士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_日韩人妻无码98区福利

                <th id="j1d5l"></th>

                    <big id="j1d5l"></big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<dl id="j1d5l"></dl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nobr id="j1d5l"></nobr>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ruby id="j1d5l"></ruby>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span id="j1d5l"></span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em id="j1d5l"></em>